劉斌,山東濰坊安丘人,yl34511線路中心副院長,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,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青年拔尖人才,惠園杰出學者,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。清華大學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,中國社科院博士后,中國新興經濟體研究會理事。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、中國臺灣東華大學訪問學者,研究方向:世界經濟、國民經濟學、國際貿易等。2013年畢業(yè)于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,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。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借調至中共中央宣傳部。
多篇研究報告獲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、財政部、工信部、科技部、教育部、新華社、北京市統(tǒng)戰(zhàn)部、北京市社科聯(lián)、北京市民建等政府部門采納。研究報告部分觀點被納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(fā)的《北京市全面優(yōu)化營商環(huán)境助力企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實施方案》。在《中國社會科學》《經濟研究》《管理世界》《經濟學(季刊)》《世界經濟》《中國工業(yè)經濟》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》《金融研究》The World Economy、Economic Modelling、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等CSSCI與SSCI期刊發(fā)表學術論文100余篇。主持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(青年與面上)、國家發(fā)改委、財政部、教育部區(qū)域與國別、首都高端智庫重大決策咨詢項目、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、北京市社科聯(lián)人才資助項目、中國博士后基金(特別資助與面上資助)、yl34511線路中心“杰出青年學者”人才資助項目、yl34511線路中心“優(yōu)秀青年學者”人才資助項目、yl34511線路中心青年學術創(chuàng)新團隊建設項目、yl34511線路中心學科建設項目、yl34511線路中心WTO專項等課題多項。曾獲“安子介”國際貿易優(yōu)秀論文獎(2次)、商務發(fā)展科研成果獎(3次)北京市社科優(yōu)秀成果獎(二等獎)、中國平安勵志優(yōu)秀論文一等獎、國際投資學十佳中文論文。在新華社、《經濟日報》《China Daily》《中國經營報》《中國貿易報》《財經》《財經新聞周刊》《北京日報》理論版、光明網等國內外權威媒體發(fā)表文章數十篇。譯著《美國真相》為2020年度機械工業(yè)出版社年度暢銷書。多篇文章被《新華文摘》《人大復印資料》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》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》全文轉載。
長期擔任國內權威期刊《經濟研究》《管理世界》《經濟學(季刊)》《世界經濟》《經濟學動態(tài)》《中國工業(yè)經濟》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》《財經研究》《南開經濟研究》等期刊的匿名審稿人。參與國家社會科學、國家自然科學、商務部政研室、商務部世貿司、財政部關稅司、財政部政研室、貴州省商務廳、深圳市等課題多項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。
聯(lián)系方式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(qū)惠新東街10號yl34511線路中心求索樓931
電子郵箱:liubin@uibe.edu.cn
全職工作經歷
2024年4月—至今 yl34511線路中心研究員
2021年1月—至今 yl34511線路中心中國WTO研究院研究員(破格)
2017年1月—2021年1月 yl34511線路中心中國WTO研究院副研究員
2013年8月—2016年12月 yl34511線路中心中國WTO研究院助理研究員
學習經歷
2010-2013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專業(yè):國際貿易學博士
2007-2010山東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 專業(yè):國際貿易學碩士
2003-2007山東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 專業(yè):國際經濟與貿易學士
訪學經歷
2012年9月—2013年1月中國臺灣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
2015年12月—2016.11月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經濟系
論文發(fā)表(按時間順序)
2024年發(fā)表
[1]劉斌、王禹“人口老齡化如何影響工業(yè)機器人使用?”,《人口研究》,2024年第1期。
[2]李秋靜、劉斌,“工業(yè)機器人與創(chuàng)業(yè)——基于馬克思勞動變換規(guī)律的檢驗”,《經濟學家》,2024年第2期。
2023年發(fā)表
[3]“數字貿易規(guī)則是否促進了環(huán)境服務貿易?”,《南開經濟研究》,2023年第11期。
[4]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對文化產品出口的影響——基于多期DID模型的經驗分析,《南方經濟》,2023年第7期。
[5]“國際經貿規(guī)則重構與中國自貿試驗區(qū)發(fā)展:對接與聯(lián)動”,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》,2023年第6期。
2022年發(fā)表
[6]劉斌、顧聰,“跨境電商對企業(yè)價值鏈參與的影響——基于微觀數據的經驗分析”,《統(tǒng)計研究》,2022年第8期。
[7]劉斌、李秋靜,李川川,“跨境鐵路運輸是否加快了中國向西開放?——基于城市—產品層面的經驗證據”,《管理世界》,2022年第8期。
[8]劉斌、劉穎,“全球結構性權力變遷與中國的戰(zhàn)略選擇”,《外交評論》,2022年第7期。
[9]劉斌、甄洋,“數字貿易規(guī)則與研發(fā)要素跨境流動”,《中國工業(yè)經濟》,2022年第8期。
2021年發(fā)表
[10]劉斌、王乃嘉、余淼杰、朱學昌,“制造業(yè)服務要素投入與出口中的隱含碳——基于全球價值鏈環(huán)境成本視角的研究”,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》,2021第2期。
[11]劉斌、劉穎、曹鴻宇,“外資進入與中國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:促進還是抑制”,《山西財經大學學報》,2021年第1期。
2020年發(fā)表
[12]劉斌、趙曉斐,“制造業(yè)投入服務化、服務貿易壁壘與全球價值鏈分工”,《經濟研究》,2020第7期。
[13]裴長洪、劉斌,“中國開放型經濟學:構建闡釋中國開放成就的經濟理論”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,2020第2期。
2019年發(fā)表
[14]劉斌、王乃嘉、李川川,“貿易便利化與價值鏈參與”,《財經研究》,2019第10期。
[15]劉斌、趙曉斐、劉翠翠,“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發(fā)展與監(jiān)管問題研究”,《價格理論與實踐》,2019年第4期。
[16]屠新泉、劉斌,“變革中的全球化:科技革命與國際生產分工”,《清華金融評論》,2019年第8期。
[17]裴長洪、劉斌,“中國對外貿易的動能轉換與國際競爭新優(yōu)勢的形成”,《經濟研究》(《社會科學文摘》轉載),2019年第5期。
[18]李思奇、劉斌、武赟杰,“WTO爭端解決機制是否真的能夠促進出口?——基于WTO爭端裁決案件的實證研究”,《財經研究》,2019年第5期。
[19]劉斌、潘彤,美國對華投資并購安全審查的最新進展與應對策略,《亞太經濟》,2019年第3期。
[20]劉斌、李秋靜,特朗普時期美國對華出口管制的最新趨勢與應對策略,《國際貿易》,2019年第4期。
[21]劉斌、傅欣璐,外商獨資能否提升企業(yè)生產率,《財貿研究》,2019年第5期。
[22]Does Global Value Chains Participation Extend Export Duration?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(SSCI),2019(4).
2018年發(fā)表
[23]劉斌、甄洋、屠新泉,“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FTA發(fā)展新趨勢與戰(zhàn)略選擇”,《國際貿易》,2018.11。
[24]Manufacturing servitisation and duration of exports in China,The World Economy(SSCI B),2018(6).
[25]Heterogeneous Firms and Global Value Chain Embedment: Evidence from China,Economic Modelling(SSCI),2018(7)..
[26]Assessing the E-services of the Banking Sector by using E-SERVQUAL Model,Journal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Commerce,2018.2.
[27]劉斌、王乃嘉、屠新泉,“貿易便利化是否提升了出口中的返回增加值”,《世界經濟》,2018年8月。
[28]劉斌、蔡永明、朱學昌,“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思考與建議”,《中國國情國力》,2018年第2期。
[29]劉斌、李宏佳、孫琳,“北京市服務業(yè)開放對京津冀價值鏈升級的影響”,《國際商務》,2018年第3期。
2017年發(fā)表
[30]Siqi Li, Xinquan Tu, Bin Liu ,Progres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China-Korea FTA,Korea’s Economy, 2017,8.
[31]劉斌、劉穎,“透視國際投資規(guī)則中的透明度要求——基于中美BIT視角”,《國際貿易》,2017年第7期。
[32]李磊、劉斌、丁勇,“全球價值鏈參與對企業(yè)工資的影響研究”,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》,2017年第5期。
[33]李磊、劉斌、王小霞,“外資溢出效應與中國全球價值鏈參與”,《世界經濟研究》,2017年第4期。
[34]劉斌、劉翠翠、劉穎,“TPP擱淺對東亞區(qū)域合作的影響”,《中國國情國力》,2017年第5期。
2016年發(fā)表
[35]劉斌、王乃嘉,“制造業(yè)投入服務化與企業(yè)出口的二元邊際”,《中國工業(yè)經濟》,2016年第9期?!度舜髲陀≠Y料全文轉載》
[36]龐超然、劉斌,“我國參與全球投資規(guī)則重構的困難與路徑”,《中國國情國力》,2016年第10期。
[37]劉斌、王杰,“地方官員腐敗與企業(yè)出口模式—基于中國事實的經驗研究”,《經濟學報》,2017年第1期。
[38]呂越、羅偉、劉斌,“融資約束與制造業(yè)的全球價值鏈躍升”,《金融研究》,2016年第6期。
[39]劉斌、龐超然,“中韓自貿區(qū)的經濟效應研究與對策分析——基于GTAP模型的檢驗”,《經濟評論》,2016年第5期。
[40]劉斌、劉欣,“中國東盟自貿區(qū)升級版的經濟效應研究”,《亞太經濟》,2016年第8期。
[41]劉斌、孫琳,“以北京服務業(yè)開放促京津冀價值鏈升級”,《中國國情國力》,2016年第8期。
[42]劉斌、王乃嘉,“房價上漲擠壓了我國企業(yè)出口能量嗎?”,《財經研究》,2016年第5期?!度舜髲陀≠Y料全文轉載》
[43]劉斌、魏倩、呂越、祝坤福,“制造業(yè)服務化與價值鏈升級”,《經濟研究》,2016年第3期。
[44]王杰、劉斌,“環(huán)境規(guī)制與中國企業(yè)出口表現(xiàn)”,《世界經濟文匯》,2016年第1期。
[45]王杰、劉斌、孫學敏,“對外直接投資與企業(yè)出口表現(xiàn)”,《經濟科學》,2016年第1期。期刊年度優(yōu)秀論文。
2015年發(fā)表
[46]劉斌、王杰、魏倩,“對外直接投資與價值鏈參與:分工地位與升級模式”,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》,2015年第12期:39-56頁。
[47]劉斌、屠新泉、王杰,“出口目的地與出口企業(yè)生產率”,《財經研究》第11期,2015年第11期:83-94頁。
[48]劉斌、王乃嘉、魏倩,“中間品關稅減讓與企業(yè)全球價值鏈參與”,《中國軟科學》,2015年第8期:34-44頁。
[49]呂越、羅偉、劉斌,“異質性企業(yè)與全球價值鏈嵌入:基于效率和融資的視角”,《世界經濟》,2015年第8期:29-55頁。
[50]劉斌、王乃嘉,“中間品關稅減讓、契約制度與全要素生產率”,《河北大學學報》,2015年第4期:96-101頁。
[51]袁其剛、劉斌、朱學昌,“經濟功能區(qū)的生產率效應研究”,《世界經濟》,2015年第5期:81-104頁。
[52]劉斌、袁其剛、商輝,“融資約束、歧視與企業(yè)規(guī)模分布”,《財貿經濟》,2015年第3期:72-87頁。
[53]屠新泉、劉斌,“環(huán)境產品談判現(xiàn)狀與中國談判策略”,《國際經貿探索》,2015年第3期:83-94頁。
[54]王杰、劉斌,“環(huán)境規(guī)制與企業(yè)生產率:出口目的地真的很重要嗎?”《財經論叢》,2015年第3期:98-104頁。
2014年發(fā)表
[55]劉斌、王杰,“出口與企業(yè)生產率:目的地真的很重要嗎?”,經濟研究(工作論文),2014年。
[56]楊暢、劉斌,“契約環(huán)境影響企業(yè)投資嗎——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”《金融研究》,2014年第11期:79-93頁。
[57]劉志成、劉斌,“外資進入與出口溢出——基于企業(yè)異質性角度的分析”,《山西財經大學學報》,2014年第3期:1-10頁。
[58]王杰、劉斌,“環(huán)境規(guī)制與企業(yè)全要素生產率”,《中國工業(yè)經濟》,2014年第3期:44-56頁。
[59]劉志成、劉斌,“貿易自由化、全要素生產率與就業(yè)——基于2003-2007年中國工業(yè)企業(yè)數據的研究”,《南開經濟研究》,2014年第1期:101-117頁。
2013年發(fā)表
[60]鄭妍妍、李磊、劉斌,“少子化、老齡化對我國城鎮(zhèn)家庭消費與產出的影響”,《人口與經濟》,2013年第6期:19-29頁。
[61]劉鵬程、李磊、王小潔、劉斌,“FDI對東道國企業(yè)家精神的動態(tài)影響”,《當代經濟科學》,2013年第7期:32-41頁。
2012年發(fā)表
[62]劉斌、李磊,“尋職中的社交網絡“強連接”、“弱連接”與勞動者工資水平”,《管理世界》,2012年第8期:115-128頁。
[63]劉斌、李磊、莫驕,“幸福感是否會傳染”,《世界經濟》,2012年第6期:132-154頁。
[64]李磊、劉斌,“地區(qū)專業(yè)化能否提升中國的出口貿易技術復雜度?”,《世界經濟研究》,2012年第6期:30-37頁。
[65]劉斌、李磊、鄭昭陽,“金融發(fā)展與中國出口貿易技術復雜度提升”,《當代經濟研究》,2012年第6期。
[66]朱彤、劉斌、李磊,“預期對我國城鎮(zhèn)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影響”,《南開經濟研究》,2012年第4期:53-67頁。
[67]劉斌、李磊,“貿易開放與性別工資差距”,《經濟學(季刊)》,2012年第2期:429-460頁。
[68]李磊、劉斌,“外資進入對城鎮(zhèn)居民收入的影響及差異——基于中國城鎮(zhèn)家庭住戶收入調查數據(CHIP)的經驗研究”,《南開經濟研究》,2012年第2期:33-54頁。
2011年發(fā)表
[69]袁其剛、戴金平、劉斌,“貿易結構變化促進經濟增長途徑的比較分析——基于中國數據的經驗研究”,《世界經濟研究》,2011年第11期:53-57頁。
[70]劉斌、李磊,“社會信任影響FDI的區(qū)位選擇嗎?”,《財貿研究》,2011年第6期:97-106頁。
[71]李磊、劉斌,“契約執(zhí)行效率與垂直化結構”,《產業(yè)經濟研究》,2011年第5期:7-17頁。
[72]李磊、劉斌,“WTO導致了反傾銷的泛濫嗎?”,《國際經貿探索》,2011年第5期:68-75頁。
[73]劉斌、李磊、朱彤,“契約執(zhí)行效率與最優(yōu)投資的主體差異”,《當代經濟科學》,2011年第3期:26-32頁。
[74]李磊、劉斌,“長三角一體化與經濟同步性”,《江蘇社會科學》,2011年第2期:104-109頁。
[75]李磊、劉斌,“貿易開放對城鎮(zhèn)居民收入及分配的影響”,《經濟學(季刊)》,2011年第1期:309-326頁。
2010年發(fā)表
[76]劉斌、吳艷華,“我國金融發(fā)展和出口貿易商品結構問題探討”,《黑龍江對外經貿》,2010年第7期。
[77]袁其剛、劉斌,“金融壓抑影響城鄉(xiāng)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對策”,《山東經濟》,2010年第7期。
[78]畢紅毅、劉斌,“跨國公司對國內投資的擠出效應研究——基于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面板數據分析”,《國際商務》,2010年第6期。
[79]畢紅毅、劉燁、劉斌,“我國農業(yè)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問題研究”,《山東經濟》,2010年第5期。
媒體評論
[1] Liu Bin,Gu Cong,What will be the Global Impact of China’s New Phas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? China Matters,2017.11.28.
[2] Liu Bin,Li Chuanchuan,China-US Trade Tensions:China Stands Firm China Matters,2018.4.9.
[3] 世界經濟這一年: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”為全球化作出貢獻,《百萬莊通訊社》,2018.1.25.
[4] 中國半夜放大招,這場“貿易戰(zhàn)”該這么打,《百萬莊通訊社》,2018.4.3.
[5] 獨家|美國征稅清單共計464億美元,機電產品占比74.33%,《中國經營報》,2018.4.9.
[6] 環(huán)境產品談判何去何從,《財經國家周刊》,2018.4.
[7] 專家詳解中美貿易征稅清單的調整策略,《財經》,2018.6
科研獎勵
?2018年首屆發(fā)展經濟學學者論壇優(yōu)秀論文獎
?2018年第二十屆“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”優(yōu)秀論文三等獎,省部級。
?2018年山東省第三十二屆社會科學優(yōu)秀成果二等獎,省部級。
?2016/2017年商務發(fā)展研究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,省部級(共2篇論文入選)
?2016年度國際投資學十佳中文論文,2017
?《經濟科學》2016年度優(yōu)秀論文
?2015-2016年度《中國經濟學年鑒》年度優(yōu)秀論文
?中國平安全國勵志論文大賽一等獎,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,2012年
?該年度經濟組獲獎者全國僅有三名
?“安子介”國際貿易研究優(yōu)秀論文獎三等獎,該獎項為國際貿易領域最高獎,2012年,省部級。
?“南開十杰”榮譽稱號,2012年
?該年度南開大學獲該榮譽稱號僅有十名
?教育部“學術新人獎”,2012年
?該年度校內應用經濟學獲獎者僅有一名
?國家獎學金,2012年
?南開大學特等獎學金,2012年
?該年度南開大學獲獎者僅有十名
?南開大學“同創(chuàng)偉業(yè)”獎學金一等獎,2012年
?南開菁英教育基金會“宣言優(yōu)博培育基金”,2012年
?2012年該基金唯一資助學生
?科研成果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科研成果中綜合排名第一
?南開大學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,2013年
?南開大學學術科研先鋒,2013年
教學獎勵
?yl34511線路中心優(yōu)秀研究生導師,2018年。
?yl34511線路中心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三等獎,2014年。
?yl34511線路中心2014-2015第一學期研究生教學質量評價排名前10%(《經濟學文獻導讀與研究方法》)。
?yl34511線路中心2017年優(yōu)秀碩士畢業(yè)論文指導老師。
?yl34511線路中心2016-2017第二學期研究生教學質量評價排名前10%(《中國對外貿易前沿專題》)。
課題主持
?2020年yl34511線路中心惠園杰出青年學者項目(項目編號:19JQ08,在研,起止時間:2020.3-2023.3)
?2019年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2019年度校級專項課題“中美貿易摩擦對北京市的影響及對策研究”。
?2019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12批特別資助(項目編號:2019T120169,在研,起止時間:2019.6-2020.2,特別資助,中國博士后基金委)
?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“制造業(yè)投入服務化、服務貿易壁壘與國際生產分割”(項目編號:71973025,起止時間:2020.01-2022.12)
?yl34511線路中心青年學術創(chuàng)新團隊建設項目“逆全球化”背景下跨境電商與全球價值鏈重構:國際經驗與“中國方案”,(項目編號:CXTD10-11,起止時間:2018.05-2020.05,yl34511線路中心)。
?2018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63批面上資助(項目編號:2018M630246,在研,起止時間:2018.05-2020.05,一等資助,中國博士后基金委)
?2016年度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年項目“全球價值鏈視角下北京市企業(yè)“走出去”發(fā)展戰(zhàn)略研究”(項目編號:16YJC059,在研,起止時間:2016.09-2018.09,北京市社科規(guī)劃辦)
?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“對外直接投資、出口的二元邊際與價值鏈升級”(項目編號:71503046,主持,在研,起止時間:2016.1-2018.12)
?2015年度北京市社科聯(lián)青年社科人才資助項目“北京市服務業(yè)開放對京津冀價值鏈升級的影響”(項目編號:2015SKL014,主持,結項,起止時間:2015.6-2016.6,結項評定:優(yōu)秀)。
?2015年yl34511線路中心優(yōu)秀青年學者培育計劃“制造業(yè)服務化與價值鏈升級:基于行業(yè)與微觀企業(yè)層面的分析”(項目編號:16YQ08,主持,在研,起止時間:2016.1-2018.12)
?2015年度yl34511線路中心人文社科基礎學科平臺立項課題“我國新型智庫影響力分析及其發(fā)展路徑研究”(項目編號:324-811005120505,結項,在研,起止時間:2015.8-2017.8)
?2014年度yl34511線路中心中國WTO研究院重點研究基地課題“中國自由貿易園區(qū)的發(fā)展模式探索”(項目編號:13ZXWTO03,主持,結項,起止時間:2013.10-2015.10)
課題參與
?商務部世貿司課題“多哈回合貿易便利化談判研究” (項目編號:13HX040,第一參與人,結項,資助金額:10萬,起止時間:2013.05-2013.12)。
?財政部關稅司課題“我國重點產品競爭力及關稅政策影響研究”,(項目編號:15HX061,第一參與人,結項,資助金額:30萬,起止時間:2015.9-2016.2)。
?商務部美大司課題“實現(xiàn)中美貿易投資增長與平衡的思考”,(參與,結項)。
?商務部政研室課題“TPP協(xié)議分析”,(參與,在研)。
?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“國際電子商務發(fā)展報告”,(項目編號:15HX126,參與人,在研,資助金額:20萬,起止時間:2015.12-2016.6)
?貴州省商務廳“貴州省“十三五”利用外資發(fā)展規(guī)劃”,(項目編號:15HX062,參與人,在研,資助金額:27萬,起止時間:2015.9-2016.6)
?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“金融市場開放與本土制造業(yè)的出口價值鏈升級:來自中國的微觀證據”(項目編號:71503048,參與人,在研,資助金額:18萬,起止時間:2015.8-2018.8)
?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重大項目“跨國公司全球生產網絡及其對發(fā)展中國家的影響”(項目編號:10FJL006,參與,結項)。
?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“國際直接投資對我國性別歧視的影響研究:就業(yè)、工資與家庭” (項目編號:71203102,參與,結項)。
?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“金融危機對APEC的影響” (項目編號:2009JJD790025,參與,結項)。
?中國APEC研究院(南開大學)項目“中國目前經濟形勢及其對亞太區(qū)域經濟合作的影響”(參與,結項)。
?南開大學基本科研業(yè)務費專項資金項目“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貿易、產業(yè)結構調整與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” (項目編號:NKZXA10004,結項)。
著作
劉斌、李川川,《全球價值鏈上的中國:開放策略與深度融合》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19.3.
課程設置
?留學生課程:《Trade Policy Analysis》(全英文授課)
?博士生課程:《經濟學研究方法》
?碩士生課程:《經濟學文獻導讀與研究方法》、《中國對外貿易前沿專題》